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雨愔

Podcast的碳排怎麼算?讓森林邊緣用Podcast教你碳盤查!


你有想過Podcast也可以計算碳排放? 碳盤查要做什麼?

紅酒

圖片來源:wix


面對永續的潮流之下,整個社會對於科技產品和服務對於環境的影響,逐漸有了更多的關注,身為一個森林系Podcaster,帶大家了解Podcast的碳排放歷程則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挑戰,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議題吧!


懶得看文字也沒關係,一切就讓森林系邊緣人說給你聽↓↓↓↓↓↓↓


前言

這篇文章大致會跟各位介紹


目錄

章節一:Podcast如何跟進時下的碳盤查

章節二:森林邊緣碳排放大公開!!!

 

章節一:盤點Podcast的碳盤查流程


碳盤查通常牽涉到的是組織以及供應鏈的層次,為的是清點一間公司的所有產品或服務,從原料取得、公司營運與生產、產品的使用與回收,整體的過程中,所直接或間接排出的所有碳或是溫室氣體,如此才能有效的控管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過去我們所熟悉的碳足跡,只是其中的一環,指的是一項活動或產品在其生命週期當中所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不論是Podcast又或者是其他領域的碳盤查,大致都會分為下列幾個階段:

  1. 確定範圍:決定要進行碳盤查的範圍,如是針對整個組織、特定的產品、服務,還是某項活動。

  2. 數據收集:收集與碳排放相關的數據,例如能源消耗、運輸活動、原料使用等。

  3. 計算排放量:使用特定的計算工具和方法來估算不同活動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通常涉及將活動數據(如燃料消耗量)轉換成二氧化碳當量。

  4. 分析和報告:分析收集的數據,識別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並製作報告,展示碳盤查的結果。

  5. 制定減排策略:根據碳盤查的結果,制定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行動計劃。

要能夠完整的調查碳的排放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公司或組織本身要有相關的資料能夠數位化監控與紀錄以外,當範圍牽扯到上下游之後,更是難解的問題,以正在閱讀文章的各位為例,從各位閱讀文章的時間、螢幕的亮度、網路的運作,所消耗的能源都不一樣,那麼要得出一個明確的數字就會更為困難,但有時也不一定要一次就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位,可以先從容易計算的項目著手,例如像水電這類有明確計費或量表的內容開始做起,再逐步將缺失的資訊補齊即可,在補齊的過程中,也可以用一些簡易的推估方式作為替代也不失為一種方法,以下就以森林邊緣作為範本提供給各位做為參考。

軟木

軟木。圖片來源: wix


章節二:森林邊緣碳排放大公開!!!

根據「ISO 14064-1組織溫室氣體排放盤查」排放類型會有6類[1],以森林邊緣來說,最主要的碳排會有3個面向,製作節目的器材與空間在製造時所造成的碳排,節目的製作、使用過程消耗的能源所造成的碳排,其他如外出參加研討會或是活動等所造成的相關碳排等等。


(一)節目製作、使用過程的排碳

先從最簡單的節目製作及使用的能耗來看,在節目的製作過程,根據不斷電系統的數據,本頻道固定使用1台電腦、1個外接螢幕,加上不定時的檯燈及錄音器材的用電量,每天約使用120Wh的能源,由於森林邊緣辛勤製作節目,每個月工作30天,換算為每個月平均約使用3.6kWh 。

到了使用端,以手機使用用戶來說,每1顆手機電池充飽,大約有12Wh的能量,假設每支手機充飽能夠播放Youtube3小時或podcast 6小時,則平均使用Youtube播放1小時約消耗4Wh,podcast 則是2Wh,假設森林邊緣的Youtube及podcast 用戶各1000人,每個月忠實收看4個小時的節目內容,大約是(4000+2000)*4=24kWh。

藉由能源局111年的資料來看[2],在台灣每度電的電力排碳係數為0.495 kgCO₂e,CO₂e用來表示這些排放的溫室氣體相當於多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因為在產生這些能源的過程中,並不一定只會產生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這裡及表示111年在台灣每使用1度電,大約等於排放了0.495 kg的二氧化碳,而每度電可換算為1kWh,因此森林邊緣目前每個月平均的排碳量約為(3.6+24)X0.495=13.7 kgCO₂e。


(二)製作節目的器材、空間的碳排

接下來是製作節目的器材、空間的碳排,目前有最明確的資料可以進行推估的大概就只有建築用的水泥而已,傳統的水泥建築,平均而言每生產1噸水泥,就會釋放大約1噸的二氧化碳到空氣中[3]

假設森林邊緣的工作室大約是4.8坪的大小,大約是4m*4m的面積大小,高度以3m來計算,牆面厚度是20公分,算出來大約需要17.8立方公尺的混凝土,如果用每立方公尺的混凝土阿約是2.5公噸重,其中約1/5是水泥的話,那麼17.8X2.5/5=9,這間工作室在結構上的碳排就大約有9噸[4]

在電子器材上面,我參考產品碳足跡資訊網的一些產品資訊[5],雖然目前多數都沒有可以直接對應的選項,但以平均來說,一件電子產品如筆電或滑鼠,其碳足跡大約從3~80 kgCO₂e 不等,以森林邊緣目前的設備來說,筆電+螢幕+滑鼠+鍵盤+混音器+麥克風+麥克風架+檯燈等等,大概不超過20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故這邊以200 kgCO₂e作為計算。


(三)其他

外出參加研討會等活動,最主要的碳排來自於交通,同樣參考碳足跡資訊網的資訊[5],搭乘公車每人每公里的排碳約為0.0441kgCO₂e,從宜蘭往返台北共約100公里,因此一趟外出的碳排約為4.41kgCO₂e,每月平均2趟,共約8.8 kgCO₂e。


綜合以上,森林邊緣除了設備及空間的9200 kgCO₂e以外,每個月平均會固定再排13.7+8.8=22.5 kgCO₂e。


軟木塞

天然軟木塞。圖片來源:wjix


章節三:如何發展成為更永續的頻道


從上面的內容來簡單進行分析,像森林邊緣這種以服務性質為導向的產品,多數的碳排放除了空間在興建時的碳排以外,最主要的排放源來自於用戶端,尤其當聽眾越廣大的時候,所排的碳就會越多,另外,如果需要外出蒐集題材或是有相關的採訪行程時,這些交通的碳排量其實也滿可觀的。

也許從數據上來說,減少聽眾數是最直接的選項之一,但這並不會解決整體上碳排的問題,那麼協助降低聽眾在收聽節目時的能源消耗也許也是一種選項,說不定改天就要來推薦一些電池耗電量低的節能手機之類的,又或者是找塊地開始種樹將這些排出來的碳,重新吸收也是一種方式,雖然最偷懶的方法就是跟別人買就好了。


結論

本文章帶各位簡要的探討了碳盤查的重要性和流程,也簡要的以森林邊緣自身作為案例,帶各位一起了解如何計算碳排放,也許還有很多資料還無法即刻補上,但已有雛型及概念可作為參考,同時也作為森林邊緣重新思考未來如何達成永續經營的參考。


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或是想用聽的吸收新知,歡迎點選連結收聽並訂閱森林邊緣podcast,目前在google podcast, apple podcast, spotify等平台都有上架唷~ 或者是掃描下方QR code收聽~


 

35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